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是PAC-12體育聯盟的一員。PAC-12是一個由美國西部十二所學術研究和體育競技均出類拔萃的知名大學組成,除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以外♌️,其成員還包括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南加州大學(USC)、華盛頓大學、亞利桑那大學、科羅拉多大學、俄勒岡大學、俄勒岡州立大學🏌️、猶他大學🚣🏿♂️、華盛頓州立大學。該聯盟在歷史上共獲得過465項全國冠軍🙋♀️🫅🏻,素有“冠軍聯盟”之稱,是美國最成功的大學體育聯盟🧶。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運動隊的水平在PAC-12體育聯盟相對較高,其中遊泳隊的水平可排前五名。遊泳隊主教練鮑勃·鮑曼於2015年在ASU任教👨🏻🚒,2016年擔任過奧運會美國遊泳隊主教練,訓練出了像菲爾普斯等一批遊泳巨星🔀。
隨著我國競技遊泳水平的不斷提高,遊泳專項力量訓練的手段和方法也逐漸向多樣化和科學化發展。水上抗阻訓練是一種與水中的遊泳動作一致的力量訓練方法,在美國高校高水平遊泳隊訓練中運用較多,通過對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遊泳隊三個月的訓練跟蹤觀察🧑🏼🎓🧑🏽🚀、課堂理論學習以及對助理教練Michael Joyce🤸♀️、Dan Kesler訪談,總結出阻力塔、阻力架、阻力繩、阻力襪、阻力傘五種常用水上抗阻訓練方法。
阻力塔
1🫶🏿、種類:輕量、中等量和重量(用杠鈴片或者水來控製量度)。
2🚶♀️➡️、選擇標準:訓練時所采用的量度是由運動員的練習時間和練習頻率決定的🖕🏼🌅,通過反復試驗,從而得到適合的阻力塔量度。
3🦌、訓練特點:利用阻力塔訓練不會改變四種泳姿的技術。配合遊或打腿練習距離可以貫穿整個泳池🤼♀️🧑🏼🏫,比利用阻力架練習力量時距離更長𓀜,從而可以在整趟練習中體驗遊進過程中的阻力。在訓練中可以阻力遊進🧀,無輔助或順遊返回👨🏻🍼。
4、計劃案例:
短距離🫶🏿:10x50,1:30包幹(重量遊進🚴🏿♀️,漂浮返回,每周兩次)👇🏿;
中距離:10x100,2:00包幹(中等量遊進🚺,配合遊返回);
長距離:10x200,3:00包幹(輕量,每50米加速遊)。
阻力架
1、種類👦🏽:分為輕量、中等量和重量三種👋,由杠鈴片來控製量度。
2、選擇標準:利用阻力架的練習被稱作是“純粹的力量”練習,訓練量度由所用時間來決定的✹,一旦運動員牽拉時間超過6秒,便說明所設置的量度太重而無法達到“純粹的力量”練習🧢,從而變成像阻力塔一樣的“耐力”練習。
3✣👰🏿♀️、訓練特點:不論男運動員或女運動員,蝶泳、仰泳🧕、自由泳三種泳姿每一次遊進的時間要控製在6秒之內😄🫃🏼,蛙泳控製在7秒之內🧷。運動員可同時關註水下和水面上的練習🪑☁️,所承受的力量可以遊進十米左右然後將運動員拉回🧖。
4、計劃案例:
短距離:10次牽拉,1分鐘包幹:2次輕量🪿🈁,4次中等量🐷,4次重量;
中距離:12次牽拉,4次輕量,40秒包幹;4次中等量,50秒包幹💔;4次重量,1分鐘包幹;
長距離:16次牽拉,全部從輕量到中等量,30秒包幹♞。
阻力繩
1、種類👩⚖️:阻力繩分為黃、綠、紅三種顏色,分別代表輕量、中等量和重量。
2🖖🏿、選擇標準📂:三種不同的繩子均可以拉伸到25米📐,運動員必須具備遊完25米的能力💜,從而才可以確定選擇正確的阻力繩🚣🏿♀️。如果運動員不能完成25米訓練,則需要更加努力來提高速度或者更換阻力繩🐐。
3☁️、訓練特點💆🏽🏇🏻:運動員可以利用阻力繩練習四種泳姿的任何一種。根據泳姿和繩長的不同,運動員在遊進過程中應註意髖關節的位置🤼♂️。阻力繩既可提供阻力也可以提供推進力🧎♀️。推進力對運動員尋找遊進過程中速度感和增加頻率有很大幫助,需要搭檔在岸上協助牽拉來完成。
4、計劃案例👨🏻🚒:
短距離:8x25,50秒包幹,紅色或綠色阻力繩,往返皆加速遊;
中距離:6x25,50秒包幹🧑🏼🍳,綠色或黃色阻力繩👨🏼🍼,往返皆加速遊;
長距離🛋💵:5x100,1:30秒包幹,黃色阻力繩,往返皆加速遊🪴。
阻力襪
1👵🏃🏻、種類:阻力襪有三種不同的型號,分別為輕量型🫴🏼,中量型和重量型🌶。
2、選擇標準🤲🏿🏧:訓練時所采用的量度可以通過觀察運動員的技術和時間來決定,通過反復試驗👩🏼🎓,從而得到適合的阻力襪。
3、訓練特點⏰:阻力襪練習無法改變運動技術,然而,如果運動員在練習時臀部下降,打腿位置降低🦹🏼♂️𓀊,將會導致技術問題出現↕️。采用阻力襪訓練可以在水面、垂直於水面或者水下訓練🦸🏼♂️,可以練習四種泳姿的任何一種🥑,可以遊進很長的距離,同時可以運用阻力襪進行不同體位的流線型打腿練習。
4、計劃案例🙏🏿:
短距離組👶🏼:24x25,1分鐘包幹👇🏼🦸🏻♀️,奇數組:全力打腿,偶數組🌄:全力遊;
中距離組🚦:20x25,1:30包幹🍇,奇數組🤜🏽👩🏼:全力打腿,偶數組🍰:流暢遊或快速遊;
長距離組:15x100,2分鐘包幹,奇數組:蹬腿或配合遊👩🏻🦯➡️,偶數組:快速遊♌️。
阻力傘
1🧚🏻♂️、種類:阻力傘分為黃、紅、藍三種不同的顏色,分別代表小、中🏋🏼♂️、大不同的型號。
2、選擇標準:根據運動員身體形態或者項目距離不同而選擇不同的型號。顯而易見🤳,身材碩大的短距離男運動員比長距離運動員應選擇相對較大的阻力傘𓀍。通過和運動員交流以及觀察運動員在遊進過程中的動作和頻率變化是選擇合適型號的阻力傘的最好辦法👨🏼⚕️。
3、訓練特點🫴🏿:運用三種阻力傘可以進行打腿、配合遊或者劃手練習💂,訓練計劃的設定因人而異🧎,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