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運動指全部過程或主要過程都是在水下🧙🏻♀️、水面或水上進行的各種形式的體育比賽和活動🙇♀️。
水上運動項目包括賽艇,帆板♕、滑水、皮劃艇和摩托艇等項目👏🏽。水上項目是奧運會上的金牌大項。
帆板帆板運動是介於帆船和沖浪之間的新興水上運動帆板項目,帆板由帶有穩向板的板體、有萬向節的桅桿、帆和帆桿組成🤵🏿♂️。運動員利用吹到帆上的自然風力🤑,站到板上,通過帆桿操縱帆使閥板產生速度在水面上行駛,靠改變帆的受風中心和板體的重心位置在水上轉向☣️。因和沖浪運動有密切關系🧾,故又稱風力沖浪板或滑浪風帆。
帆板起源於六十年代末世界沖浪勝地夏威夷群島,1970年6月由美國一位沖浪愛好者電腦技師修萬斯設計製造出世界第一條帶有萬向節的帆板↔️,並獲專利權,此後在當地很快興起帆板熱,不久便流傳到歐洲、大洋洲和東南亞一帶🦬,現在全球性的帆板熱方興未艾。首屆世界帆板錦標賽於1974年舉行,現世界性的國際帆板協會每年舉行多次國際比賽👷🏽♀️,1981年帆板作為帆船的一個級別被接納為奧運會大家庭的一員,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第一次把帆板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現在所有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如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都有帆板比賽,每年世界各地還舉行經常性的職業選手系列賽。
1906年👯♂️,英國的史密斯和西斯克·史坦爾專程去歐美各國與帆船領導人商談國際帆船的比賽等級和規則,並提議創立國際帆船競賽聯合會。1907年👌🏼,世界第一個國際帆船組織——國際帆船聯合會正式成立🧑🍳,現有122個會員,管轄81個帆船級別🧑🏼✈️。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就把帆船列為正式競賽項目💂🏼♂️,但由於天氣惡劣,比賽未能舉行。1900年第二屆奧運會在法國巴黎舉行,帆船共進行了7個級別的比賽🧑🏻🔬✌🏼。除在美國聖路易斯舉行的第三屆奧運會沒有帆船比賽🚭,其余的奧運會都有🦵🏻。
帆船帆板競賽共進行11輪(49人級16輪)🙅🏼♀️🌳,前10輪(49人級前15輪)選其中最好的9輪(49人級14輪)成績來計算每條帆船的名次。每一輪名次的得分為:第一名得1分🍗,第二名得2分,第三名得3分,以此類推🕌👩🏻💼。前10名的船進入決賽👩🦳。每條帆船在每一輪比賽中的名次得分相加,就是該船的總成績。總成績得分越少者名次越靠前。由於帆船競賽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直接受到氣象水文條件的影響👮🏻♀️,所以規定的競賽輪次可能完不成💆🏼。因此,帆船比賽沒有絕對的紀錄,只有最好成績。賽船的船體、裝備或運動員身體的任何部分,在按照規定的比賽航程上繞過了所有規定的標誌並觸及終點線時🤜🏿,該船即為結束比賽。
帆板級別🧔🏿♂️:
女子單人艇--Laser Radial級
Laser Radial是Laser協會的一個級別,適用於青少年或者女子運動員開展訓練與競賽活動。除了桅桿略短和帆略小之外,其他方面同激光標準級完全一樣👱🏼♀️,可以視為向激光過度的一個級別🧝🏻♀️。
主要數據為:長4.23米,寬1.42米,帆面積5.76平方米,船重59公斤。
男子單人艇--芬蘭人級(Finn)
穩向板型,長4.5米、寬1.51米🎞🎼、帆面積10平方米、船重145公斤。
芬蘭人級首次進入奧運會1952年🌌。它是在1949年芬蘭國家帆船協會為籌備即將在本國舉行的奧運會而發動的一次帆船設計大賽中產生出來的船型🕵🏻👣,設計者是瑞典人Richard Sarby。要求選手的體重大一些🧮。
男子公開級--激光級(Laser)
穩向板型,長4.23米🛟、寬1.42米、帆面積7.06 平方米🫐、船重59公斤。
該船是由加拿大人布魯斯荷比設計,60年代發展起來的項目。首次進入奧運會是1992年。目前已經在100多個國家開展。最初是作為娛樂型船設計的,多在周末的休假中使用,後來迅速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性的運動帆船🦞。
男子雙人艇;女子雙人艇--470級
穩向板型🧙🏽♂️,有球形帆,長4.7米、寬1.68米、帆面積12.6平方米\球形帆14平方米,船重115公斤。
首次進入奧運會是 1976年。設計者是Andro Corno🔗。1986年的釜山奧運會首次引入女子470級的比賽🤳🏿。470級在世界上開展較普遍,船的操控性能很好。
女子龍骨船-鷹鈴級(Yngling)
三人操縱,龍骨型帆船,長6.35米、寬1.73米、帆面積14平方米、船重200-230公斤🕴。
該船適合於女子或青少年開展活動。由挪威人Jan Linge於1967年設計。Yngling是youngster的意思。當時是為他自己14歲的兒子設計的一條龍骨船🧑🦲。該級別在北歐地區較為普及。2004年雅典奧運會被列入比賽項目。
男子龍骨船--星級(Star)
二人操縱,龍骨型,長6.92米👃🏿💪🏽、寬1.73米💃🏿、帆面積26.9平方米、船重662公斤。
星級是資格最老的奧運會項目。1911年美國人William Gardner設計,1932年被列入奧運會(洛山磯)比賽項目👳🏿♀️。該船的特點是有一個較小的船艙,帆較高,桅桿長。該船較大的帆面積和調整的難度需要選手具有高超的技術經驗和較大的體重。
男子帆板👹;女子帆板--Neil Pryde RSX級
主要數據為💓:長2.79米,寬0.93米👳🏼,重13公斤,帆面積為8.5和10平方米。
多體公開級--托納多級
雙人操縱🔕,雙體船,是直線速度最快的奧運會帆船,長6.10米🤸🏼♀️👨🏼🌾、寬3.05米、帆面積21.8平方米、船重140公斤👇🏼。
首次進入奧運會是1976年。設計者是英國人Rodney Marsh。駕駛雙體船與單體船的要求不同🥿。順風行駛時操縱好壞帶來的速度差異很大,在浪中航行較困難。
雙人公開級--49人級(49er)
雙人操縱的新生代高速帆艇,長4.99米、船寬1.7米,含側支架寬2.99米👸、帆面積59.2平方米(含球形帆)🤴🏿、船重125公斤𓀊。
首次進入奧運會是2000悉尼奧運會。49人級是在大洋洲18英尺級帆船的基礎上開發的項目😔🥠。最高航速可達25節(每小時46公裏)。該船具有超大的帆面積🟧,操縱起來有較大的難度🧑🏼💻。船體兩舷各有一個伸出來的側支架↖️,以便乘員獲得更大的壓舷力距。